浏览量:
额骨突出可通过医学评估确定成因后,采用填充修饰、骨骼手术或轮廓调整等方式改善。具体方案需结合骨骼形态、软组织分布及整体面部比例综合设计,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手术介入。
额骨突出可能由先天骨骼发育、太阳穴凹陷衬托、颞部软组织萎缩或衰老导致的皮肤松弛引起。建议先通过以下自评量表初步判断情况:
| 轻度(1-3分) | 中度(4-6分) | 重度(7-10分)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正面/侧面轮廓流畅度 | 稍显棱角 | 明显凸起 | 骨骼感尖锐 |
| 触感硬度 | 软组织为主 | 骨感明显 | 骨骼坚硬 |
| 伴随症状 | 无不适 | 偶有压迫感 | 影响咀嚼/头痛 |
| 视觉影响 | 可发型修饰 | 需化妆遮盖 |
根据突出程度和成因,可选择以下主流方式(含轻医美与手术):
| 适用情况 | 作用原理 | 成效周期 | 美学提示 |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玻尿酸/胶原蛋白填充 | 轻度突出,需弱化棱角 | 在额骨边缘过渡凹陷区域填充 | 6-12个月 | 避免过量,保持额部自然弧度 |
| 太阳穴/颞部填充 | 太阳穴凹陷衬托的假性额骨突出 | 补充颞区容量,平衡轮廓比例 | 8-18个月 | 衔接发际线,避免“充气感” |
| 光电紧致(超声炮/热玛吉) | 皮肤松弛导致的轮廓模糊 | 提升软组织,减少下垂压迫感 | 1-2年 | 配合下颌缘收紧更协调 |
| 额骨磨骨/截骨术 | 重度骨骼性突出 | 直接调整骨骼形态 | 长期 |